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新闻动态提案工作资政建言社情民意委员风采文史长廊党派团体协商议政政协会议专委会工作县市区政协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建言立论 >

大力抓好乡村振兴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来源: 时间:2019-05-31  

余艳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的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我市作为以农业为主体,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地区,呼唤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则更为迫切,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尤为关键

一、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问题

(一)培育对象具有局限性

我市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分为五类,一是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三是现代青年农场主。四是省级龙头企业、合作社高管。五是新型职业农民师资及管理人员。

从咸宁市培育人员构成情况来看,培育对象主要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对有志创业的青年农民的培养数量较少,特别是对回乡创业的中青年人吸纳不够。

(二)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前,咸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工作,培育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针对性不够,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农业技术比较少,对于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还不够,对创业精神的培养和行业动态、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够,培育的专业或者设置的课程内容,与地方产业发展、与农民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三)培育时间缺乏连续性

通过对200名调查对象的调查显示,只有不到10%的人员连续三年都参加了农民教育培育。可见,咸宁市农民参加教育培育的连续性很差。培育期间调查对象参加培育教育的时间多数为5-7天。可见,目前培育主要以短期培育为主,就目前咸宁市农民的文化水平,短期教育培育是难以取得成效的。

(四)培育机制缺乏有效性

从整体上看,培育机制缺乏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师资力量有限。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现有的农民职业教育资源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民参育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有限。三是缺乏长效机制。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后续教育培育,更新知识结构和享受相关政策扶持等方面工作滞后,对农业后继人培养尤其是中青年农民培育工作力度不够。

二、大力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主导,瞄准需求,着力提高培育精准度

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根据本地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状况,加紧培养关键技术和紧缺型人才。在开展培育活动前,应通过细致扎实的调研,精准掌握农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培育需求,并适时对农民培育需求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分类分层规划培育内容和培育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二)立足产业,完善体系,着力提高培育能力

对接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培训实用性。一是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政府购买服务,给培训单位、培训合格的经营主体带头人补贴。二要加强基地建设,以职业学院(校)研究机构为基础,挂牌建设一批培训机构、实训基地。三要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引导符合一定条件的市场主体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尤其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参与培育工作。

(三)分类培育,创新模式,着力提高培育质量

分类设置培育课程,分专业制定培育标准,分学科确定培育学时,开展精细化培育和后续跟踪服务;开展以建立职业农民数据库、全产业链培育、分产业分级认定科技信息服务和财政金融扶持等精准培育试点工作,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线上教育培训,推进线上线下培训融合发展,开发精品教学资源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通过农民使用信息化平台所产生的大量数据,挖掘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培训方案。

(四)注重实效,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培育吸引力

一要完善政策扶持机制通过引导土地流转、产业扶持、财政补贴、金融保险、简便市场准入、税费减免、技能培训、人才奖励激励等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为返乡下乡人员提供坚实的创新创业平台,增强新型职业农民抵御生产经营风险的能力,提高市场竟争力;二要打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生活品质,让农村成为生活便利、风景秀丽的宜居之地。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为新型职业农民解除后序之忧,使他们能够扎根农村爱农务农。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强则乡村强。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加快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变,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才能极大地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