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新闻动态提案工作资政建言社情民意委员风采文史长廊党派团体协商议政政协会议专委会工作县市区政协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建言立论 >

关于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的建议

来源: 时间:2019-05-31  

吴宏钧

咸宁,地处长江中游,山水自然资源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桂花飘香,温泉宜人,淦河从东向西流淌,铁路自北向南穿过,周边湖库星罗棋布、河渠纵横交错。香城泉都,名副其实;田园风光,令人陶醉。可以说,咸宁建设长江流域公园城市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顺势而为,向全市发出了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的动员令。这是一个造福千秋万代的正确决策,这是一项提升城市形象的战略部署。

公园城市建设,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模式,是一个系统庞大、内容丰富的复杂体系,是一项投入巨大、周期漫长的精品工程。目前,我市在公园城市建设上,虽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建设理论不完善,建设标准不明确。公园城市是一种新发展理念,尚无成功案例可资借鉴。虽然我市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但仍然存在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建设标准尚未明确、建设机制尚未形成,建设目标、实施路径和具体行动计划尚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二)公园体系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到位虽然我市山水自然资源基底较好,但共享理念贯彻不充分,对普通市民公共性的休闲游憩需求满足不够。目前,市级公园仅有十六潭公园和潜山森林公园,尚未构建起科学完备的公园体系,远不能满足市民需求。我市多处公园,如香吾山公园、青龙山公园等,由于景观、道路等配套不到位、不完善,服务功能不齐全,导致市民使用率不高,体验感受不佳。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助推我市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深化思想认识,树立先进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公”为全民共享,“园”为生态多样,“城”为生活宜居,“市”为创新生产。“公园城市”不是简单的“公园”和“城市”叠加,而是公共、生态、生活、生产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和新时代的城市模式。公园城市建设与提升生活品质,要处理好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环境品质、提升文化活力、保障城市安全、推进群体融合和引导社会发展六大关系。

(二)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协同配合。建议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市规划局牵头,发改、住建、国土、城管执法、水务、交通、文化、财政、园林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高规格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各部门尤其是城市建设与管理部门,要加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的培训学习、宣传发动。各相关部门要转变发展理念,齐抓共管,全力参与、配合、支持公园城市规划建设。聘请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等高规格专业团队编制《咸宁市公园城市建设标准》和《咸宁市公园城市建设规划方案》,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形成共识,以便更快更好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三)制定具体措施,完善整体布局。建议结合《咸宁市公园体系规划》,建优建美城区公园。要将大型城市公园建设计划纳入2019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明确公园建设主体,落实项目建设经费。在此基础上,有关方面要有序有力推进城区十大公园(环斧头湖生态休憩带、淦河公园带、王山寨森林公园;双龙山孝子山森林公园、向阳湖湿地公园、青龙山冯京公园、高新区山水公园、长岭农业生态公园、智敏郊野公园、大洲湖湿地公园)和郊区三大公园带(东部郊野公园带、南部森林公园带、北部湿地公园带)建设,完善现状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的配套服务设施。对现状公园和部分广场进行全面更新改造,增加景观灯、公共厕所、垃圾桶、坐椅、标示牌、宣传栏、监控设备等配套设施。

(四)注重文化传承,凸显城市特色。在城市公园规划建设中,要充分传承和彰显地域特色文化,发挥城市客厅功能,提升开放空间活力,修复城市历史空间,展现地域文化底蕴。注重运用中国园林特色和优势,承接国际交往功能,实现多元共生、开放发展。建议突出重点,规划建设温泉文化公园、竹文化公园、桂花公园、桥文化公园、冯京公园、向阳湖文化名人公园等充分体现咸宁文化特色的公园。同时,加快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重建修复古民居、古亭、古桥、古牌楼等古建筑物,彰显咸宁吴风楚韵特色。弘扬大国工匠精神,重视建设细节的谋划与着笔。结合棚户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工程,开展城区四小工程(小游园、小绿地、小球场、小广场)建设,见缝插针地建设小游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以满足市民“推窗见绿”、“举步进园”的城市绿意期盼。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民盟咸宁市委专职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