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新闻动态提案工作资政建言社情民意委员风采文史长廊党派团体协商议政政协会议专委会工作县市区政协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建言立论 >

涵养好中部“绿肺”“绿心” 进一步擦亮咸宁生态名片

来源:民盟市委会 时间:2020-04-23  

民盟咸宁市委员会

发言人:孙和平

绿色是咸宁的本色和底色,绿水青山是咸宁的金字招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规矩和导向,以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契机,将生态文明融入到产业经济、城市建设、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绿为纲,擘画绿色发展蓝图;以绿为本,做大做强生态产业;以绿为宝,守护一方碧水蓝天;以绿为荣,共建共享绿色生活,全力打造中国中部“绿肺”“绿心”。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0.44%,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41.27%2019城区空气质量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中位居第19位,是全省唯一入选全国“20个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城市”的地级市。先后获得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殊荣。诚如一名省级领导所说,不来咸宁不知道湖北有多美。

成效是显著的,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现在:部分关停的非煤矿山仍然有死灰复燃的风险,河道非法采砂整治重压态势下仍存在违法行为,部分山体仍然被局部破坏,部分水体仍然存在局部污染,城乡局部地区仍存在非法排污现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还有死角,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的基础仍然不牢,等等。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要继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和国际生态城市。加大《咸宁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5-2023年)》的执行力度,加大《咸宁市城区山体保护条例》《咸宁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咸宁市陆水流域保护条例》的贯彻执行和检查督办力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全力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功,将我市良好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

二、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和监管力度。要发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统一监管职责,强化生态环境监督检查,对突出环境问题出重拳,下猛药。相关责任单位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生态环境、管发展必须管生态环境、管生产必须管生态环境制度,以联席会议、会商会等形式,及时沟通、共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新格局。关闭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配套率;完成我市重点水域围网围栏网箱养殖拆除工作;关停非煤矿山,注销非法采矿许可证,加快恢复矿山治理工作;提升地表水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能力,构建现代监测体系;加强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率先建成低碳公交城市;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乡镇污水处理厂利用率;重点推进我市申报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试点确定的5条入河黑臭水体系统治理。

三、破解生态保护优先与产业化进程冲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实施工业升级,重点打造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健康五大千亿产业;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平台建设,加快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实施工业技术改造;借助入围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机遇,坚持走优质化、绿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农业发展道路,发展有机农业、观光农业,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依托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商贸、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扎实推进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国森林养生示范区、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市创建工作

四、坚定绿色考核导向,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严格准入机制,强化择商选资和生态政绩考核,在项目引进中严格执行“五个一律”制度,即:凡是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上,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未完成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县市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超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一律严惩。建立健全负面清单制度,完善招商引资资源环境负面清单,明确禁止准入的新(扩)建行业名录和项目引进特别管理措施。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引导和推动“绿色GDP”成为政绩自觉、经营自觉、生活自觉。抓好全市重点区域、流域、行业规划环评。严格绿色考核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将《咸宁市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咸宁市空气环境质量考核生态补偿办法(试行)》《陆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斧头湖流域碧水入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精神真正落到实处,落实到日常事务和行动当中

发言人系市政协委员,民盟湖北科技学院总支副主委、湖北科技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兼语委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