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常委、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芳,咸宁香城泉都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磊反映,我市文旅产业在“十三五”期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存在品牌不响、块头不大、特色不明等方面的问题。为推动“十四五”期间咸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一、加强政策层面支持。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坚持高点定位,科学研判未来文旅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高质量编制《全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全市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大景区)来规划打造。强化旅游规划与国土空间、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协调。推动县(市、区)文旅产业错位互补发展。二是强化统筹协调。成立市、县两级党政一把手为双组长的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上下形成全域旅游 “一号工程”“一号抓”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旅游发展大会平台机制,实行市级统筹,县(市、区)竞争性承办模式,每年选择一个县(市、区)作为旅发大会的承办地。借助旅发大会平台,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化、品质化的文旅产业发展重点片区。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建立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鼓励引导民间投资通过PPP等方式参与文旅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文旅产业用地支持力度,将文旅发展需求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统筹安排。落实文旅行业疫后重振各项优惠政策。加大人才支撑力度,充分发挥湖北科技学院等现有高校资源优势,建立旅游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加快组建咸宁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二、打造文旅特色品牌。一是引进重点项目,培育龙头企业。一手抓外部引进,一手抓内部培育,打造引爆咸宁全域旅游的大项目、大企业,更好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咸宁文旅产业整体水平。二是擦亮“香城泉都”品牌。将桂花和温泉作为咸宁文旅主打产品,规划建设“世界桂花城”、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把咸宁建成全域旅游目的地、必达地。进一步发挥节会效应,在做好疫情防控和疫后经济重振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办好温泉国际旅游节与引进央视《乡约》等大型综艺节目结合起来,扩大“香城泉都”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三是引导培育文创产业。加快发展文创、美食餐饮、旅游商品、夜经济街区、城市休闲、时尚娱乐等休闲产业。与沿线商圈、公共服务构建全要素体验休闲游憩带。四是创作乡土影视作品。突出咸宁元素,彰显地域特色。聚焦鄂南红色文化、向阳湖名人文化、三国赤壁、汀泗桥、九宫山等本土代表文化和优质生态景区,开展短视频、微电影创作竞赛,邀请专业团队创作并推出一批影视作品,提升咸宁文旅的知名度、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