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会员、湖北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咸宁分公司职员师思,民建咸宁市委办公室主任张恒反映,随着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咸宁在内的全国各地新冠核算检测亭亟待妥善安置的问题凸显出来。据了解,矗立街头造价从几千元到上万元的核酸检测亭数量多,这些核酸检测亭大多外观完好,采用塑钢或者钢结构,配备空调,有的内含正压系统等设施设备。如果任其闲置街头,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增加城市管理成本。此前,已有不少城市对街头核酸采样亭“转型”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无锡、苏州、昆山、深圳和珠海等城市,就将一些街头核酸采样亭、核酸采样小屋改造成发热诊疗站、便民医疗点等。
为此,就新冠核酸检测亭妥善安置提出如下建议:
1.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织专题调研,对新冠核酸检测亭进行区域分类、价值分类统计,明确权属,加强管理,为进一步利用和处理提供基础准备。
2.改造升级具备条件的新冠核酸检测亭为便民设施,归口管理,发挥延伸服务职能。一是改造升级为“义诊检测亭”或“心理健康咨询室”,为小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二是改造升级为“惠民服务亭”或“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快递人员提供休息区,为他们免费提供冷热饮用水、充电服务等。三是改造升级为“社区书屋”,引导读书学习习惯,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3.落实城市管理部门和街道社区对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安全的新冠核酸检测亭进行拆除,原地实施绿化、硬化等综合整治措施。
咸宁市区财茂新都汇处核酸检测亭(闲置)
改造升级后的核酸检测亭1
改造升级后的核酸检测亭2
(师思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