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新闻动态提案工作资政建言社情民意委员风采文史长廊党派团体协商议政政协会议专委会工作县市区政协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委员风采 >

茶园里走出的“科学家”——市政协委员、湖北川玉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加川的创业故事

来源:香城都市报 时间:2020-10-29  



记者 陈婧通讯员李凯镇晓静

茶海绵延,桂树成荫。走进咸安区汀泗桥镇彭碑村,1200亩生态茶园风光正美。茶园的主人张加川原本是对茶叶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却一心钻研茶事,不仅种出了“湖北十大名茶”,还自创“茶林间作”生态栽培模式,研发出新型中草药杀虫剂,并成功培育优质茶树良种,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湖北省十大茶业科技工作者、湖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扎根深山种好茶

张加川的茶叶研发之路,还要从1998年说起。当时,已迈入不惑之年的他,在建筑装修业混得顺风顺水,手头略有些积蓄,于是萌生了“落叶归根”的想法。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对于家乡的土地我还是有很深的情怀的。于是萌发了建一个茶园的想法,一方面是茶叶的经济效益是传统农作物的好几倍;另一方面,是觉得茶山的风景美,建一片属于自己的茶园,等我年老后还能当休闲养老的基地。”张加川说,梦想虽美,真到了实施时,却困难重重。

当时,咸宁茶叶发展并不顺利,不少茶山变荒山,身边的亲人朋友全都反对他回家种茶。

张加川却坚持到底。他在老家彭碑村,一口气投入资金48万元,承包下160亩荒山。每天早上5点,他扛着锄头就开始整地、抽槽、施肥、栽苗……茶园建成后,他甚至关掉了生意红火的装饰公司,一头扎进了这片没有任何污染的深山之中。

不懂种植,张加川就虚心地向有茶叶栽培技术的老茶农请教,请他们到茶园指导栽植、布局,传授茶叶种植栽培、管理、加工技术;不懂茶叶,他就带上自己做的茶叶,到全国各地请茶叶专家鉴评指导,请他们讲解茶叶的特质、特性,跟他们学习制茶技艺。

2000年春,茶园里的茶树开始少量试采。张加川立即将采制好的茶叶带往中茶所请专家评鉴。经过认证机构对茶园的检查、茶叶的检测,评审委员会一致认定张加川茶园生产的茶叶各项指标均符合有机茶标准,达到了有机茶认证的相关条件,认证为有机茶。他将自己和妻子朱金玉的名字各取一个字,将这款茶命名为“川玉”。

20年来,在张加川的精心呵护下,“汀泗川玉”有机茶品牌,渐渐成为了享誉荆楚、名扬全国的金字招牌。公司生产的汀泗川玉、川玉春笋、川玉芽茶、汀泗红玉系列有机茶远销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专注有机搞研发

有机茶的生产要求极高,其中对茶园的土壤、水质、空气以及茶叶的采摘、加工,茶叶中对农药残留等各方面的要求都十分苛刻。所以,茶园里杜绝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

“2002年,我向银行贷款200多万,对茶园扩建了400亩。茶园面积大了,虫害防治最让人烦心。”张加川回忆说,2004年,他的茶园出现了严重的虫害,使用人工捉虫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成本也大大增加。

为解决这一难题。张加川拜访一些当地有经验的老农,向他们请教,在没有化学农药的年代,是如何防治害虫的。

在老农的指点下,对生物科技一无所知的张加川,踏上了研发无害的中草药农药的道路。他四处采集多种植物原料,配齐后又一次次的在茶园试验,不断地改进配方和制剂方法。利用中医原理中草药特性和害虫的生殖特点,最终研发一种不具备毒性的生物杀虫剂,这种杀虫剂既安全环保,又能有效防治害虫,它就是“查正清”。

2007年,在市科协等部门牵线搭桥下,张加川的川玉茶业有限公司与湖北大学开始合作,联合建立了湖北有机茶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所。2011年,经过1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张加川顶住各方压力,投资800万元研制的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查正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局授权的专利证书。2014年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农药临时登记证,2017年,通过农业部专家组评定,2018年,获得了正式的农药登记许可证。

目前,省农业厅已将“查正清”作为生物农药,列入国家农业部“两减”项目,在全省推广应用。

创新钻研不止步

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园,细看是花园……走进如今达到1200多亩的川玉茶叶基地,张加川自创“茶林间作”生态栽培模式,是我省主推技术。

据了解,这种模式能有效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通过桂花树的半遮阳方式,避免了茶叶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促进了茶叶的内含物质积累,能提高茶叶的品质。

“做一件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为将茶做到极致,张加川不光研制生物农药、打造生态茶园,还在培育茶树良种上下功夫。

经过10多年的尝试,张加川成功培育出川玉1号、川玉青叼、川玉金叼、川玉花雕四个优质茶树良种。

“川玉花雕制成的茶叶有淡淡的花香,是极其高档的绿茶。川玉青叼是茶果两用型良种,春天采叶制茶,秋天收获茶籽榨成茶油,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张加川说,目前,他正在申报国家级良种茶及品种所有权。待一切就绪后,就开始进行示范推广,力求带动更多茶农增收致富。

“坚持创新,专注品质,有了核心技术和优质产品,企业才能走得远,消费者才会源源不断。”张加川说。

只见川玉公司会议室的陈列柜里,“全国科普惠农先进单位”、“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十大有机名茶”等荣誉牌匾达80多块。这些琳琅满目的牌匾见证了张加川执着奋进的过往,更召示着他光明灿烂的将来。

川玉公司在张加川的带领下,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科普示范企业”、“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国家级茶叶标准示范园”、“湖北省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湖北省妇女就业示范基地”、“湖北省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还获批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湖北咸宁茶叶种植与加工技术交流中心。

(原载2020年5月6日《香城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