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开展以来,通城县政协按照“一线协商·共同缔造”的要求,组织政协委员深入村组,深度参与,在关刀镇环云溪湖片区组织开展一线协商活动,建设“共同缔造示范片”,呈现出委员与干部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火热场景。
一、协商背景
“三十里云溪洞”,是通城县靓丽的地域名片,却是关刀镇环湖四村共同缔造、乡村振兴的制约瓶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修建云溪水库,形成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将云水、高桥、道上、杨家四村分割成东西两部。从湖东到湖西要绕几个村,加之山路崎岖,山岭陡峭,村民出行难、产业发展难,让四村干部群众望湖兴叹。环湖四村干部群众强烈要求,借助政协“一线协商·共同缔造”平台,联合四村共同协商决策,建设“共同缔造示范片”,打造“乡村振兴共同体”。
二、主要做法
搭建平台,统筹推进。成立联合党委。关刀镇党委发文成立由镇一名领导班子成员任书记,各村书记主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参加的云溪湖联合党委,统一领导、协调推进环湖四村共同缔造、乡村振兴工作。《“一线协商·共同缔造”工作方案》报联合党委批示后实施。建设协商平台。县政协按照“就近就地、便于工作、综合搭配”的原则,成立政协委员活动小组,推动政协委员下沉,设立关刀镇云溪湖“一线协商·共同缔造”工作平台,建立召集人制度,由云溪湖联合党委书记任第一召集人、政协委员活动小组组长任第二召集人,制订《工作规则》,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活动。明确指导人员。建立指导组,明确由县政协派驻关刀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任云溪湖片区指导员,对“一线协商·共同缔造”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问题导向,民主协商。深入调研,把情况摸透。将政协委员、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镇村干部混合编成调研小组,聚焦工作重点、民生难点、社会焦点,从小处着手,从实处发力,深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走访调研,与群众交心谈心,用心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愁所盼,把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和意见建议摸透彻。反复沟通,把问题厘清。将调研收集的纷繁复杂问题进行整理分析,与提问人进行仔细沟通,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形成原因,理清表达意图,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明确问题的具体指向和解决单位,优先解决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真诚协商,把建议提实。不拘泥固定场所和形式,将协商活动搬到田间地头、农户庭院、企业车间,政协委员参与,与群众面对面进行平等、友好、真诚协商讨论,以小切口、活方式,聚广人气、大共识,力争只用一场会议,完成协商、定责、实施等多方面任务。能解决的问题,责任单位现场表态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无资金来源、暂时解决不了,或者现行政策下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合理解释,争取群众理解支持。
多方参与,共同缔造。广泛筹资筹劳。经协商确定纳入共同缔造的建设项目,采取村级集体配套投入、请求驻村单位帮扶、鼓励乡贤能人捐赠、争取政府项目奖补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同时,政协委员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表率作用,下沉与镇村干部一道,引导发动群众,以出资出力、投工投劳、让地让利等形式积极参与,将“村里事”变成“家家事”,实现“发展共建”。共同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政协协商式监督的优势和作用,引导群众通过一线协商平台,围绕项目建设、设施维护、环境卫生、发展生产、社会治理等内容,开展民主监督活动,参与修订村规民约等行为规范并监督执行,协商建立公共空间认领、公共设施维护、移风易俗等乡村治理积分机制,将“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公开评议效果。建立协商效果公开评价机制,发挥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短平快”特点和“直通车”优势,协助村组组织群众对项目建设、日常管理、社会治理等方面实效进行评估、评价和反馈,持续促进工作提升,确保协商有力度、见成效,让群众满意,实现环境改善、设施建设、共同富裕、精神文明成果共享,增强村级发展内生动力。
三、取得成效
变“脏乱差”为“美如画”。多方筹资筹劳,将环湖公路改造刷黑升级,安装防护栏,使环湖云水、高桥、道上、杨家四村连成一体;实施农村厕所、垃圾治理、拆违治乱“三大革命”,改造屋场,栽种苗木,安装路灯,将人居环境亮化、绿化、美化;建设文化体育休闲广场,整修排水渠道,建设省级移民“美丽家园示范村”,呈现出从“脏乱差”到“山水田园画”的生动蝶变。
变“旧陋习”为“新风尚”。全面实行积分制管理,设立“积分超市”,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调动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村民自治作用,鼓励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小组、环境卫生评议小组等监督评议,激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贯彻法治思维,将遵纪守法情况作为积分考评的重要方面,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融合德治内容,为行为规范立标尺、让新风良俗加分值,“存进去的是美德,取出来的是荣誉”,使“德者有得”有了明确的依据;每月升国旗开展感党恩教育,“吃水不忘挖井人”,老百姓都说“共产党好”,培育了比学赶超、律己向善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变“穷山村”为“凤凰窝”。创新产业模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共同缔造软硬件设施建设,吸引大批村民返乡创业,使乡村人气旺、环境美、活力强。环湖四村集体经济共发展光伏发电380kw、水电站2家、微工厂2家、油茶基地3800亩、柑橘基地500亩、药材基地300亩,实现村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入9万元以上,带动发展各类市场主体20余家,昔日的库区“穷山村”变成如今产业兴旺的“凤凰窝”。
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汤会礼一行到关刀镇云溪片区组织召开“一线协商·共同缔造”工作现场会
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汤会礼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到关刀镇云溪片区举行“一线协商·共同缔造”屋场协商会
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汤会礼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到关刀镇云溪片区入户调研座谈
(政协通城县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