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换届以来,新一届咸宁政协在历届政协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持续拉高标杆,以扎实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擦亮“协商在一线”工作品牌,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做出政协贡献。
通过深化认识来“擦亮”。先后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协商在一线”工作,强调首先要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协商在一线”工作的认识,即要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高度上来加深认识,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要指示精神的实践方面来加深认识,要从“协商在一线”是省委省政协部署的一项重点创新工作来加深认识,要从发挥政协协商议事优势带动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角度来加深认识,要从政协搭台协商议事从而有效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方面来加深认识,要从政协深入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打通政协联系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角度来加深认识。从而使市县两级政协进一步认识到“协商在一线”工作在新时代政协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这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一以贯之推动落实。
通过精准施策来“擦亮”。一是发出“一线协商在行动”倡议书。将2022年定为“一线协商年”,在全市政协系统深入开展“一线协商在行动”活动;二是成立“协商在一线”工作指导督导组。成立6个指导组,由主席、副主席带队加强对6个县(市、区)“协商在一线”工作的督导,使之不断规范。三是组织全面调研活动。由2位副主席带队,对6个县(市、区)工作开展一次全面调研。四是开展以“协商在一线”为主题的双月协商活动。于8月18日召开专题双月协商会,全面听取各县(市、区)和各方面关于改进和创新“协商在一线”工作的意见。五是召开工作推进会。在双月协商会中套开“协商在一线”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六是出台规范性文件。在总结前段工作实践、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出台规范性的指导文件,使“协商在一线”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七是开展学习考察。组织相关政协委员走出去,学习借鉴外地“协商在一线”工作的经验和作法。八是开展实地一线协商活动。选择“咸宁实验外校门口的隔离围栏是否应该打开”这个群众关心、家长关注、社会关切的焦点问题开展现场协商,引起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邀请权威机构设计改造方案,打开围栏,方便群众,9月1日开学之前已全部落实到位。《中国政协报》专门进行了宣传报道。
通过强化措施来“擦亮”。一是进一步抓好平台建设。按照“行业相似、地域相近”的原则,将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全部落实到乡镇、社区、街道“协商在一线”平台。截至目前,已建成“协商在一线”平台179个,实现乡镇、重点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全覆盖,为基层协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进一步压实责任链条。拟定全市“协商在一线”共性议题,以共性议题协商活动为纽带,加强市、县两级政协上下联系,实现委员互联、协商互动、信息互通,增强工作合力,提升整体效能。三是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机关主动下沉对接,委室履职前移深入到各议事平台,参与平台建设和活动开展,委员小组牵头负责、策划推动,工作制度日趋完善。
通过创新方法来“擦亮”。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各县(市、区)政协立足当地实际,边摸索边总结边规范,形成了常态化机制和规范化流程。咸安区政协、通山县政协统一编印《“协商在一线”工作指导手册》,从协商前议题申报、审核、公示,到协商中会议召开,协商后结果审核、公开、交办,再到协商意见落实、监督、评价全过程记录,使协商过程更趋规范;嘉鱼县政协建立平台责任、选题会商、部门联动、结果处理“四个机制”;赤壁市政协探索形成以协商为重点的“1+6+4”工作体系,“政协委员之家”“委员工作室”已成为平台亮点工作;通城县政协推行视察调研、问题收集、双向沟通、会议协商、回访监督等“五步工作法”,打造“协商在一线”闭环。崇阳县政协积极推行“3D”协商(“三同”式调研、“三话”式协商、“三惠”式落实)工作法。二是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配合,将人民调解中心、基层统战实践创新基地、党员活动中心、村湾夜话等平台与政协“协商在一线”平台整合起来,使其展现政协元素、彰显政协特色,变政协“搭台唱戏”为“借台唱戏”“借风行船”,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主抓、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工作格局。三是创新工作内容。做好“平台+党建”文章,在“协商在一线”平台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党小组),坚持以党建引领协商、由党支部(党小组)领导协商、让党员委员带头协商,做到协商工作推进到哪里,“两个全覆盖”就延伸到哪里。做好“平台+学习”文章,依托“协商在一线”平台组织委员开展经常性的学习交流活动,打造“书香政协”。做好“平台+履职”文章,以“协商在一线”平台为单位组织委员开展调查研究、集体提案、民主监督、团结联谊等活动,全面活跃政协工作。做好“平台+专家”文章,根据协商议题需要,积极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参与“协商在一线”活动,提升政协一线协商的专业化水平。
通过聚焦实效来“擦亮”。一是规范程序保证协商成效。咸安区政协聚焦东门社区十大民生热点问题,召集住建、城管、环保等职能部门现场协商,召开协商推进恳谈会,使问题清单事事有人认领,件件有部门落实。嘉鱼县政协针对镇、社区对县直部门协调难的实际,建立“协商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让部门参与到议题的协商讨论中来,听取意见,回应诉求。通城县政协组织14家企业面对面说困难讲问题,19家部门现场细致解疑释惑,打通企业政策落实的阻点堵点。二是争取党政同步保证协商成效。建立一线协商成果办理反馈机制,实行党委督查部门立项跟踪、催办督办,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限时办结答复,政协定期组织开展“回头看”制度,推动协商成果办理落实,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市政协开展“市外校门前的围栏是否应该打开”的一线协商之后,将协商报告及时报送市政府,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赤壁市政协报送的协商报告市主要领导几乎每报必签,每签必有具体落实意见。三是强化部门联动保证协商成效。咸安区碧桂园社区在对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周边的环境问题现场协商之后,市有关部门投入近400万资金加紧改造,已在新学期开学前投入使用;嘉鱼县文庙山小区环境脏乱差,县政协通过搭建“协商在一线”平台,协调各部门资源,就小区改造、红色物业管理、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相关事项,进行分期协商、逐步解决。
(原载2022年第15期《湖北政协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