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政协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在市政协主席会议正确领导下,在分管副主席郑凌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市政协年度工作要点,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协商议政和建言献策活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认真学习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宗教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学习了党的宗教工作政策、《宗教事务条例》及《宗教工作有关知识汇编》,把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政策作为提高委员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的重点来抓,不断提高专委会履职能力。组织专委会委员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做好动员指导、领学工作,适时开展讨论研究,确保学深悟透,要求委员撰写心得体会,作好学习笔记,夯实了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分管副主席郑凌带领民宗委干部下沉一线,多次到创文包保社区督查疫情防控工作,了解排查值守情况。我委委员积极响应号召,投入抗疫一线,为咸宁抗疫募集现金和物资总价值1600余万元。企业家委员所在真奥金银花药业捐赠1000余万元药品;宗教界委员大乘禅寺住持释心平和潜山寺住持释果浩两位会长牵头、参与的募集款物530余万元。释心平、释果浩、龚刚春被评为咸宁市宗教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另有多名委员主动申请作为志愿者下沉社区,扛起基层一线抗疫的旗帜。
(三)积极主动抓职能工作
1.界别协商:为推动咸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份,郑凌副主席带领民宗委委员、相关单位及中医药专家到安徽亳州、通城、崇阳考察调研中药材种植基地及加工企业。经过5轮座谈讨论修改,形成“大力发展以黄精为龙头的中医药产业的建议”的专题调研报告报市委,市委孟书记对报告作出重要批示。崇阳作为黄精主产区,以这次调研为契机,全产业链发力,把黄精作为中药材扶贫样本打造,并积极推广宣传。在10月份举办的第二届全省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上,湖北领康中药材有限公司的黄精获“优秀奖”。11月份,河北医药行业协会代表团来咸投资考察,与我市相关单位和企业达成三个合作协议。其中,金木集团、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通城县签订协议,就黄精系列产品深入研发、生产及专业市场培育等方面开展合作。
2.双月协商: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2019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区域。我们抓住这一难得机遇,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探索咸宁专业化、多样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9月份,我委组织委员及相关部门到青岛、日照及温泉城区、通山等养老服务中心调研社区居家养老。10月中旬,经过多次与相关部门座谈研究形成“让社区居家养老托起夕阳红”调研报告,并于12月份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市政府领导对这次召开座谈会和调研报告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政协委员调研扎实,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信息,积极建言为咸宁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3.对口协商:8月中旬,我委依次赴赤壁葛仙山、咸安大乘禅寺、太乙观及市内潜山寺调研。8月下旬,我委陪同省政协副主席马旭明一起调研通城和崇阳两县疫情后的宗教场所管理情况。11月初,召开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暨宗教工作规范提升年活动对口协商座谈会”,五大宗教团体主要负责人结合各自实际工作,就如何抓好自身建设、规范管理及人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为明年的宗教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提案民主评议:根据市政协党组对提案办理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我委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督促提案办理单位尽早制定方案,召开督办会议,与提案人开展交流互动,听取对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出色完成今年的提案督办工作。10月底,针对12件提案7家受评单位进行了民主评议活动,优秀率达90%以上。
(四)协助落实中心工作
1.扶贫攻坚:按照市委“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协助郑凌副主席经常到纸棚村入户走访、座谈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2020年,四庄乡纸棚村全村脱贫出列。因疫情防控措施得力,全村无一例感染。驻村工作组投资55万元用于民生工程。其中,人居环境整治17万,停车场建设5万,与企业共建特产交易中心30多万。圆满完成十件实事。
2.重点项目建设:多次到开发区秦皇岛远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了解项目进展,解决问题,支持项目顺利推进。目前,已组建项目落地专场,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在组织项目用地收储及招拍挂。
3.信访案件:咸安区龙泉水岸项目信访案已基本结案。汀泗桥镇正在协商货币化补偿事宜;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与开发商陈新忠协商,锁定了收回土地面积和补偿价格;对开发商的前期投入和享受国家政策情况的评估测算和核实工作已完成。根据处理方案,下一步尽快完成10.75亩土地的回收工作和稳妥实施8户拆迁户货币化补偿,做好遗留工作。
4.创文工作:根据市委统一安排,第五片区所辖社区向阳湖镇铁铺村由市政协副主席郑凌督办。自6月份以来,郑凌副主席每两周一次深入铁铺村,以村委为主力,联合三家包保单位分三组进行网格对接,对标对表,无缝覆盖落实创文工作。组织召开创文专题会议12次,清查问题29个,完成整改24项。市住建局出资60万元,咸安开发区出资40万元,用于创文宣传和改善村道设施、路面硬化、卫生治理、环境绿化、危房改造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五)注重实效强化自身建设
我们注重抓委员和专委会干部的队伍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做好《学习强国》《法宣在线》《湖北省干部在线学习中心》等平台学习。同时,积极参与市政协组织的各项重要活动和重要工作。精心谋划组织实施各项履职活动,充分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专委会干部和委员紧紧围绕民族和宗教工作深入基层调研,促进了我市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
二、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团结凝聚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人士的力量和智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积极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助推咸宁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一是根据市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引导委员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结合本委工作实际,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中央有关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最新会议精神,学习人民政协理论和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二)精心组织协商活动。一是运用协商议政等形式开展与委员的沟通,广泛凝聚共识,寓政治引领于协商之中。二是做好双月协商,围绕大健康产业,选择切口小、接地气、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议题开展双月协商;三是联系宗教团体,帮助宗教团体开展公益慈善事业活动,组织本委委员对宗教开展调研考察,紧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促进宗教中国化”课题开展界别协商。
(三)完成提案督办。以服务市级领导督办重点提案为引领,不断提高提案办理实效和服务水平,做好分管副主席重点提案的现场督办以及办理成果的转换。
(四)注重纵横向联系与协作。一是争取省政协对口专委会指导、支持,积极开展协作;二是加强与联系界别委员和基层群众的联系,增强委员之间的交流,与他们通信息、交朋友,及时了解民族宗教工作的新动态、新发展;三是开展横向交流,组织少数民族和宗教界别委员及市直对口联系单位有关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民族宗教工作经验。与县市区政协加强联系协作。
(五)依托“协商在一线”平台,到社区开展活动。将有专业特长的委员组织起来,查民情、解民困,促进履职活动常态化,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将民主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六)抓好专委会自身建设,提升履职服务保障水平。设计好调研方案和接待方案,扎实做好各项经常性工作,完成好市政协党组和分管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